
逻辑学入门:清晰思考、理性生活的88个逻辑学常识01.“老师,我不认识秦始皇”|偷换概念同一思维过程中,在中途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用一些听起来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把一个事物的原意用狡辩的手法换成另外一种看起来也可以成立的解释,把假的变成真的,以此来转移他人的注意力,以达到某种目的。02.“买一送一,原来是这样的啊”|混淆概念在同一逻辑思维过程中,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概念来使用,或将一些表面相似的不同概念当成同一概念来使用而犯的逻辑错误。·买一条裤子,原来只是送一双袜子;·买一桶花生油,原来只送一个漏斗;·买两支牙膏,原来只送一个刷牙杯;·买一套房子,原来只送一盒老婆饼;03.“你说的千里马,明明就是蛤蟆嘛”|模糊概念在思维过程中,人们所提及的概念都应当有准确的范围和含义,概念之间也要有确切的关系。所谓模糊概念,就是指对象性质、范围和相互关系不确定、不明朗的现象。儿子忍不住把蛤蟆拿到伯乐面前:“父亲您看,这就是我找到的千里马,它完全符合您说的——脊骨弯曲,额头隆起,眼睛突出,善叫会跳。”04.“所有的天鹅都应该是白色的”|归纳谬误无论归纳了多少种事例,归纳的结论始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只要出现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归纳的结论就会被推翻。05.“为什么总会有人将错就错”|协和谬误在某件事情上投入了一定成本,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发现这件事不适宜再继续下去,但因为不舍得之前投入的金钱、时间、精力等沉没成本,从而选择将错就错,造成更大的损失。——果断地抛弃沉没成本,带着痛苦转身。如果不止损,继续投入,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但概率极小,不是所有的事情坚持到最后都有好结果。06.“上不了好学校,将来就会学坏吗”|滑坡谬误不合理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滑坡谬误的典型形式就是: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再接着就会发生C,然后又会发生D……接下来就会发生Z。从一个看似无害的前提或起点A开始,一小步一小步地转移到不可能的极端情况Z。“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好的中学;进不了好的中学,就没法考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不能进入跨国公司找一份好工作……这样孩子就会被同伴撇下,那孩子就会崩溃,最后孩子就会学坏,然后吸毒……”07.“我就不信我赢不了”|赌徒谬误错误地认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概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增加。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一系列事件的背后,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相关的关系。学会独立地看待每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才是正向的思考。08.“贫穷和疾病不是偷窃的理由”|诉诸怜悯在论证某一论题时,不是通过正面对论题加以论证,而是利用受众对弱者的怜悯心理,诉说某人可怜、凄惨的遭遇或境况,从而激起人们的恻隐之心。09.“多数人认为对的,不一定是真理”|诉诸大众在论证一个观点时,不是阐述支持论点的论据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以该论点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为正确的理由。10.“我一直躺着看书,也没有近视”|诉诸个体在论证的过程中,仅仅根据个案做出结论,或者以个人经验、个人观察、单个事件为依据来进行论证,根本没有考虑到,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爷爷吸了一辈子的烟,可他很长寿,活到了89岁。”11.“经验这个东西,并非都那么可靠”|诉诸经验对待经验,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既要吸收其合理的部分,也要辨别其不合理的部分。在处理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在经验上画地为牢。12.“没人能证明你是对的,所以别跟我争辩”|诉诸无知·你不能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所以别跟我争辩。”·没有人能证明外星人存在,所以外星人一定不存在。”·你拿不出证据证明1+1=2,就说明1+1=2是错的。”你可以反问:“照你这么说,我无法证明你没有偷窃,就表明你偷窃了呗?”只是因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去证明或反证,就认定某一观点是对的或错的,这就是诉诸无知的诡辩,也是很多阴谋论者的逻辑。13.“请你相信我,那只是一个例外”|诉诸规则以外规则与例外,原本就是对立的。规则就是规则,例外就是破坏规则,破坏了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既违反了规则,又不付出代价,这种相互对立的情况,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14.“如果做不到完美,就干脆不要做”|诉诸完美任何事情只有先去做了,才有实现完美的可能。15.“我只是偷了东西,又没有伤人”|诉诸最差“我就是偷了东西,又没有伤人!”“我就是踹了那只猫一脚,它不过是个动物,又不是人。”作恶与没作恶,是根本性质的问题;大恶与小恶,是严重程度的问题。诡辩者称,自己做的只是小恶,所以应该被原谅,这是典型的避重就轻。16.“如果你不相信,我说了也没用”|诉诸信心依仗信心作为论据的根基,而不是靠逻辑或证据支持。“我不是不相信你,我得先听听你说的事情,才能做出判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任,不是建立在“我和你感情好”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事实论据的基础上。17.“卧室里放这个,全家得癌症”|诉诸恐惧“这种食物比砒霜更毒,你还在吃吗”“卧室里放这个,全家得癌症”“如果你有孩子,不懂这一点很可能耽误孩子一生”……一定要认真思考和辨别,汲取有用的内容即可,千万不要被恐惧影响或牵制,给自己增加焦虑,或是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不必要的决策。18.“你说喝酒对身体不好,你不也喝吗”|诉诸反诘一个人的行为与观点相矛盾,不能证明他的观点一定是错的。当有人用诉诸反诘的谬误来批驳我们的观点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这是一种逻辑谬误。19.“不说话,肯定就是你弄坏的”|诉诸沉默警察审讯嫌疑犯的时候,嫌疑犯没有说话,但警察不能就此认为,嫌疑人是有罪的。因为沉默不代表有罪,嫌疑人有权保持沉默。20.“如果你不想被开除,就得遵守这一规则”|诉诸势力面对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可以妥协,但面对影响到人生大事的问题,我们要敢于说“不”,据理力争地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21.“无利不早起,他这么做一定有所图”|动机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避免动机论,凡事都要讲究事实,提出的猜测和质疑也要有依据、有线索、有佐证,不能全凭主观臆断妄加揣测,这样才能做出更贴近事实的判断。22.“这是名人说的,难道也是错的吗”|诉诸权威香奈儿说了,不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在逻辑学中,以权威人士的只言片语为论据来肯定一个论题,或者以权威人士从未提出过的命题为论据来否定一个论题,都是诉诸权威的谬误。23.“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会变成真理”|重复谎言重复谎言的谬误是在否认事实,百般抵赖,甚至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谎言终究是谎言,虽能蒙蔽一时,却永远无法变成正确的逻辑。终有一天,它还是会被事实击得粉碎。24.“开这么好的车,肯定是父母有钱”|强制推理把不同的事物错误地勉强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的结论。看似是结论,但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完全是伪冒理论依据,歪曲事实,也就是谬误。25.“太阳傍晚下山,是因为保姆阿姨回家了”|因果混淆·研究发现,越是成功人士,睡眠时间越短。·研究发现,去医院越多,越容易生病。·研究发现,儿童时期吃西蓝花越多,成年后的职业收入往往也越高。把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混淆,是人们经常会犯的错误,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尽管原因先于结果出现,但先于结果出现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而其中有很多并不是引发结果的原因。26.“挂一个鸟笼,就一定要养鸟吗”|惯性思维不要用惯性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偶尔尝试着突破鸟笼逻辑,进行发散思维,也许我们就会发现鸟笼以外还有另一个世界。27.“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不是真的呢”|诉诸出身出身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出身也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在筛选人才、评价他人和自我时,我们切记不要犯诉诸出身的谬误。28.“我的鸡蛋是臭的?你才是臭的呢”|诉诸人身辩论某一观点时,要对事不对人;如果他人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不必与其争论,对这种无理的行为,拂袖而去即可。29.“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循环论证“你为什么这么胖?”他回答说:“因为我吃得多。”你再问他:“你为什么吃那么多?”他回答说:“因为我长得胖。”循环论证的谬误在于,在论证过程中,它把论证的前提当成了论证的结论,也就是所谓的“先定结论”。即先预设一个前提X,得出一个结论Y,再用结论Y去证明结论X的正确性。30.“再逼真的稻草人,也不是真实的人”|稻草人谬误在辩论过程中,为反驳对方的立场,而歪曲、夸大或以其他方式曲解之,使得被攻击的不是对方的真实立场,而是更容易被批判或拒绝的立场,这就是稻草人谬误。31.“骆驼挂铃铛和高塔挂铃铛,不是一回事”|转移论题在思维过程中,把有些联系或表面上有些相似的不同话题,当作相同的话题来使用,从而导致本来该讨论的话题得不到进一步讨论。当内阁大学士指责儿子不成气候时,儿子说一句:“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有什么不成材的呢?”听完这句话,内阁大学士瞬间被逗笑了。32.“刻舟求剑的楚国人,到底错在哪儿了”|诉诸感觉《两小儿辩日》 ——这种凭借表象与感觉经验想当然地做出判断或推理,以为感觉经验之类的东西是绝对可靠的,无视任何变化以其作为论据来进行论证的情况,都属于诉诸感觉的逻辑谬误。33.“你的假设有问题,别想误导我”|预设谬误“我是大麻子还是小麻子,是黑麻子还是白麻子”,就是一个复杂问句。无论对方怎么回答,都相当于承认了这一虚假的预设,即“主人脸上有麻子”。34.“这样的结果很可怕,你掂量掂量”|诉诸后果诡辩者不是通过正常的逻辑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而是通过告知被说服者会有怎样的后果,以达到引诱、哄骗、威逼等目的,最终让被说服者屈服于自己的观点。35.“我不想出国,所以没必要学英语”|否定前件(×)肯定后件:因为他学习英语,所以他一定是想要出国。(×)否定前件:因为我不想出国,所以没必要学英语。(×)肯定后件:“因为他输掉了比赛,所以他游得太慢。”(×)否定前件:“因为他没有游得太慢,所以他没有输掉比赛。”36.“东施效颦,为什么越闹越丑”|机械类比从逻辑学上讲,东施是犯了机械类比的谬误,即仅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一些表面相似的属性,就推断出它们也拥有其他相似的属性。37.“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无理假设在逻辑学上,科学的假设是一种方法,可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但,如果假设不科学,就像上面的那段告白一样,完全是用来安慰自己的内心,平缓情绪,表达悔恨的……这样的假设就属于谬误38.“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是这样的吗”|双否定前提假如两段前提都是否定的,能否据此有效地得出结论呢?——小王不能加入居委会。——居委会不能加入企业组织。——所以,小王不能加入企业组织。39.“所有的天鹅,都有白色的羽毛”|不当周延——所有的白天鹅都是天鹅。——所有的白天鹅都有白色的羽毛。——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有白色的羽毛。40.“所有的科莱特人都是说谎者”|罗素悖论理发师悖论——逻辑上可以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结论,但表面上又可以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41.“鲍西亚的肖像藏在哪个匣子中”|排中律金匣子上面刻着“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着“肖像在金匣子中”;铅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中”——“这三句话只有一句话为真。”排中律既是事物的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通常被表述为“A是B,或A不是B”。42.“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呢”|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是逻辑思维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是指在论证和思维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为真,必须有足够证明它真实的理由;如果缺乏充足的理由,那就没有论证性。正确的思维是思路严谨的思维,论证的过程要摆事实、讲道理,言之成理,持之成故,以理服人。登徒子的妻子长相丑陋、弯腰驼背,还有疥疮。如此丑陋的妇人,登徒子却十分喜爱,并与她生了五个儿子,可见登徒子是一位好色之徒。43.“妈妈,师范大学在哪儿呢?”|范畴错误范畴错误,也称为范畴失误,是指将既有的属性归属到不可能拥有该属性的对象上,是语义学或存在论的错误。比如,下面这几句话,都属于范畴谬误。“曹雪芹是一个天文学家。”“哈佛大学的面积排名第几?”“滨海公园里有狮子和老虎吗?”44.“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断章取义断章取义1:“知识就是力量。”真实的原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断章取义2:“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真实的原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盈立证券-个人配资炒股-配资网上开户-股票配资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